首先,这篇文章看起来可能像是在做宣传,但其实完全是个人的使用心得——严格来说,也不是“我自己花钱买的”,而是“我妈花钱买、我妈自己买的”。
我妈说,她在星期天教堂听讲道的时候,助听器突然开始断断续续。于是我帮她预约了助听器中心的检查,
结果到了那儿,对方立刻就找出了问题的原因。
我妈用的是 Phonak 的防水款“Audéo Lumity”,我听说她最近还做了固件更新。(固件不是那种像 App 一样可以自己安装的软件,而是内置在机器里的程序,所以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。我也不完全确定她那天更新的是不是固件,只记得她说最近确实做过一次更新。)
帮她检查的那位——我也不确定该叫他听力专家还是助听器顾问——是之前陪妈妈去买助听器时见过的同一位。当时我就觉得他非常专业,也给人一种很酷的感觉。
很多来咨询助听器的人对助听器了解并不多,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问些什么。所以(根据我在别家店咨询过的经验)有些地方会上来就推荐最贵的型号。
但耳鼻喉科医生跟我们说过,两边加起来大概一百五十万韩元的助听器就已经很不错了,可第一家店直接拿出的是五百万韩元的型号……
但在“나눔보청기(Nanum 助听器)仁川-富川店”那位顾问似乎还在学习心理声学,对电子声学也很了解。整体给人一种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的感觉。我记得第一次咨询几乎持续了两个小时,非常细致。甚至当我们主动想买最贵的型号时,他反而推荐了更便宜、上一代的型号……!
走出店的时候,我心里想:“哇……这真是个很帅的职业……”
他说我妈的助听器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:助听器本来就是设计成在超过一定音量时会自动压低声音。而教堂的讲道通常会用扩音设备,声音比较大,所以助听器可能在压低这些大音量时动作太快,让人感觉像是“声音在卡顿”。他说目前来看,这是最有可能的原因。
听到这里,我也恍然大悟。
真的很合理……完全说得通……
无论是医院还是这种助听器中心,只要有一位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在,就会让人安心很多。出现问题时只要想“去找那个人就行了”,心里立刻就踏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