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喜欢电子书阅读器的人群中,有几个经常出现的老话题。比如想买条形机型的人会征求推荐,或是有人分享发现了非常漂亮的日记本……这种 可爱、细腻 的讨论经常出现。
其中,关于“电子书阅读器的工作原理”的问题也经常出现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经典问题:为什么大家都说黑白阅读器更清晰?
黑白 E-Ink 面板
- 来自光源的光直接进入眼睛。
- 来自外界的光照射物体,被反射后进入眼睛。
单个像素是如何显示的
彩色面板(如 Kaleido 3)是如何工作的?
彩色阅读器是在黑白 E-Ink 面板上方加上一层RGB 彩色滤光片。
结构如下(从最上层开始):
- 前光
- 触控层
- 彩色滤光片层
- 微胶囊层(E-Ink)
- TFT 驱动层
黑白微胶囊提供亮度,彩色滤光片提供颜色。
一个微胶囊 = 一个(黑白)像素 在其上方,会有对应的彩色滤片,例如红、绿、蓝。
像素 1 = 红 像素 2 = 绿 像素 3 = 蓝
有些滤光片设计会加入两个绿色子像素,因为人眼在分辨率(亮度)方面主要依赖绿色分量,因此常见排列是“红、绿、绿、蓝”四个子像素一组。
为什么彩色阅读器的分辨率更低
在黑白模式下,四个子像素相当于四个独立的点。
但在彩色模式下,这四个子像素(红、绿、蓝,以及第二个绿或透明层)需要组合成一个颜色像素。
因此,原本能够显示 4 个点的区域,在彩色模式下只能显示 1 个颜色点。 于是就出现了“黑白 300ppi、彩色 150ppi”这样的说法。
为什么彩色阅读器的屏幕更暗
你可能还在疑惑:黑白面板上覆一层彩色滤光片后,颜色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
如果微胶囊显示黑色,结果就是黑色,不论滤光片是什么颜色。黑色会吸收大部分光线,颜色无法透出。
那么白色呢?
问题在于:白色 E-Ink 颗粒无法穿过滤光片呈现真正的纯白。滤光片会吸收除了自身颜色以外的所有光。
例如:红色滤光片只会透过红光。 白色 E-Ink 本应反射所有颜色,但通过红色滤光片时,只剩下红光。 如果反射率高,则呈现非常亮的浅色红(接近白)。 如果稍暗,则呈现淡红色。
总结:
- 黑色 E-Ink + 红色滤片 = 黑色
- 白色 E-Ink + 红色滤片 = 稍微偏暗的白色
- 浅灰 E-Ink + 红色滤片 = 浅红 / 粉红色
彩色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。
下次(?)我会画个图来解释。现在眼睛快闭上了…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