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乏流量的寂寞 

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内容创作者、所有商家,甚至可能所有人类,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这种寂寞吧?就是那种缺乏流量的寂寞……我在YouTube上找到一个完全符合我口味的ASMR频道,结果发现它上次更新已经是三年前了。对我来说,它在广阔的ASMR市场中就像一颗闪耀的宝石,但频道主本人可能经历了一场孤独的战斗。很可能是尝试了一番后,发现市场没有回应,就失去了动力,然后放弃了。 

很多人在开始做某件事之前,都相信只要自己做了,大家就会跑来看自己是怎么做的。甚至,这种想法有时还会让人拖延。总想着既然要做,就做到完美,呈现出好的作品,但又觉得还没到那个阶段,于是就一拖再拖!但现实是残酷的。这里的“残酷”绝不是说“人们很冷漠”,而是说世界的运作方式本身就是残酷的。作品的完成度高低并不决定它的受欢迎程度。作品完成度高,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,免受一些批评,但世界既会消费未完成品,也会冷落完成品。现在立刻搜索,排名靠前的那些文章,并不是因为它们是“好文章”才排在前面的。 

曝光与需求 

任何内容要想被消费,首先必须曝光给消费者,并且以一种非常抽象的方式渗透到消费者的需求中。所谓抽象的方式,举个例子,对于那些想吃健康食品的人来说,比“卖健康的食物”更实际重要的是“卖给人健康感觉的产品”,而这种“感觉”又无法准确地说是取决于哪个要素,所以说是抽象的。 

再举一个例子吧?人们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喜欢AI写的文章、AI制作的视频、AI的声音。仅仅是表面上。但实际上,AI制作的内容此刻正在非常活跃地被消费着。这意味着,尽管表面上看起来AI的使用与否决定了人们是否反感,但实际上,内容能否被消费,并不取决于AI本身,而是取决于用AI制作的内容和接触到它的消费者之间的契合度。

博客是红海吗? 

博客的访问量,除非是把自己的博客链接直接发到社区等地方进行推广,否则主要都是通过搜索来的。那么,通过搜索这种行为,我的博客能被曝光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? 

Naver博客有邻居功能,Tistory也有订阅功能。日本的Ameba博客(Ameblo)等地方也基本都有关注功能。但是,人们更希望在自己想看的时候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,而不是把随时突然出现在眼前的,不请自来的内容当作噪音。很多时候,人们关注并不是真的想关注,而是因为自己也在运营博客,为了活跃自己的博客才去关注别人的。这在博客上比在Instagram上表现得更明显。 

作为博主,能做的主要有两件事。一是尽可能地创造有利于搜索引擎曝光的环境,另一个是即便没有流量,也要持续生产自己能承担的内容。